简历: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1年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巴里分部做INFN fellow,2011-2012年在德国电子加速器(DESY)做洪堡学者,2012年至2014年到德国波恩大学核物理与辐射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起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特别研究员。
研究领域是重味物理理论,工作集中在重味强子弱衰变和量子色动力学方向。在本领域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发表近100多篇SCI论文,总引用率近4000次,4篇文章引用已超过100次,另有19篇发表论文被引用超过50次,h值为36(统计数据来自于斯坦福大学搜索引擎inspirehep,下同)。6篇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0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被评为欧洲物理期刊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C首届杰出审稿人。目前担任中国物理C编委。
自2014年以来,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依托单位开始重味物理的理论研究,在重味物理和量子色动力学研究方向合作发表了40多篇SCI学术论文,其中4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l Letters, 总被引用1500多次,1篇论文引用超过200次,另有9篇论文被引用超过50次,5篇学术论文先后入选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自2018年起,开始负责全国重味物理与CP破坏系列会议的学术组织。近年来被LHCb合作组会议、国际粲物理系列会议邀请做大会报告。2016年被 IoP Journal of Physics 遴选为“Emerging Leader”。
近年来重要的工作包含:
- 重味物理研究上,独立研究了粲介子衰变对γ角测量的影响;
- 提出了利用 B介子衰变到激发态介子测量γ角的新方法;
- 与合作者提出了测量b->s gamma中光子极化的新方法;
- 提出了B介子准光锥分布振幅概念,为从第一性原理计算B介子光锥分布振幅提供了理论支撑;
- 合作指出了双粲重子的黄金衰变过程,为LHCb实验组发现双粲重子做了一定贡献。
- 在部分子理论方面,首次指出了胶子准分布振幅算符的可重整性,为格点QCD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现阶段强子物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在于提高理论精度,而精确计算不仅离不开高阶微扰计算也依赖于高精度的理论输入。高阶微扰计算方面,与合作者进行了首次双圈微扰系数的计算。后者一般可以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但目前缺乏相应的研究结果。因此以部分子函数为出发点开始从事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计算设备Pi2.0,共同组建了格点QCD合作组Lattice Parton Collaboration (LPC)
- 利用中国超算资源使用格点模拟方法抽取了部分子分布函数,理论结果与从实验拟合方法自洽。
- 首次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横动量依赖的软函数。
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5名博士毕业生中,1人加入欧洲科学院院士研究团队在德国从事博士后工作,4位毕业生已经在双一流/211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们分别入选所在高校的骏马特聘教授(博导)、青年教授启航计划等,多人现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地区基金或理论物理专款的资助。赵振兴博士毕业当年获得欧洲物理期刊杰出审稿人荣誉称号。合作博士后中3名已出站,分别成为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德国洪堡学者、美国杰弗森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2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提名。出版参考教材一部《量子色动力学专题》,合作撰写了第二版量子场论教材【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