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科学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4月,目前有教师7名,包括教授2人、特别研究员5人。研究所在生物物理、统计物理、软物质物理等研究方向和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断进取;近年来,在项目申报、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1项;面上项目资助8项;以交大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十余篇高端论文,包括Nature 主刊1篇、PNAS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篇等。
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目前拥有研究人员24名,包括教授10人、特别研究员10人、副教授1人。主要从事前沿的粒子物理及核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培养相关领域的人才 。
近年来,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在项目申报、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首席)、课题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基金委面上项目9项等3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发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研究论文300余篇。季向东获得美国物理学会赫尔曼•费什巴赫理论核物理奖, 以及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赵玉民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教师28名,包括教授14人、特别(副)研究员10人。拥有多位杰出人才,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研究领域涵盖了激光等离子体理论和数值模拟、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超快电子成像与诊断、高功率激光技术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我国激光等离子体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所致力于为我国科学家创造和开放可模拟大到高能天体、小到核内部的高能量密度实验室环境,探索极端物质状态下的科学未知,并积极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相关学科研究方向,促进我国激光等离子体事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研究所目前科研用房超过3000 平方米,已建好装修中激光楼面积超过7000 平方米,正在建设同时具备超高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的高能粒子和辐射源大型实验设施;已经拥有超快电子成像系统、高峰值功率(200TW、10Hz)飞秒激光系统、高平均功率(20W、1kHz)飞秒钛宝石激光系统、高能泵浦激光源、2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等大型仪器设备。
近年来,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在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牵头成立的IFSA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激光聚变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科技部A类973项目1项、青年973项目1项、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1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获得连续三期资助,“强激光与等离子体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团队,新增国防类重大专项重点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所打造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自成立以来,发表SCI论文三百余篇,其中在Nature Photonic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RL、OPTICA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2015年,张杰院士获得国际激光聚变领域最高奖项-爱德华·泰勒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此项荣誉,2016年,盛政明教授获得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向导教授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钱列加教授团队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研究所多项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多家国际本领域主要相关机构,如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英国卢瑟福实验室(RAL)、日本大阪大学激光工程研究所(ILE)等在联合研究、学生培养方面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多个本领域的国际重要专业学术会议,展示了我国在激光等离子体领域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凝聚态物理学科是物理与天文学院首批(1981年)博士学位点之一。由该学科教师组成的“半导体量子结构和量子过程调控”团队于2005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09年凝聚态所主导的“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在评估中获得优秀。凝聚态所现有教职工36人,包括教授17人、特别研究员8人、副教授3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拥有多位杰出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研究所拥有凝聚态理论、表面与低维物理、强关联物理、超导与量子器件物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太阳能与半导体光电器件、新功能材料探索,以及材料计算与物质模拟等研究方向。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在前沿研究、平台建设、科研项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本所是国家2011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南京大学为牵头单位),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在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受邀在Nature Physics、Advanced Materials、Progress in Material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数篇综述性或评论性文章。两名毕业生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物理与天文学院唯一代表连续两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光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激光和光电子技术的单位之一,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究所的目标是面向光物理基础前沿和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研究,培养一批优秀光学和光电子人才,在不远的未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光科学和技术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教师21人,包括教授10名、特别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1名、专职科研人员4名、高级工程师1名,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
研究领域包括非线性光学、纳米光子学、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能源光子学、新型光电材料、导波光电子和集成光学、光纤激光物理与技术、光学信息存储、新型光检测方法与仪器技术等。近年来,光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在专利申请、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基础研究工作上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进展。新增科研项目33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近百次,共发表SCI收录论文二百余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天文系成立于2017年4月,前身为是2013年成立的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现有教职人员14名,包括教授6人、特别研究员3人,特别副研究员2人等。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研究领域包括观测宇宙学、多波段观测、引力理论、星系形成等。
近年来,天文系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理想进展。主持了1项科技部973项目(首席)、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重要课题。主持CLAUDS观测项目、领导中国联盟参加了PFS第四代暗能量巡天、参加了DESI、SKA、LSST等项目。组织筹办了ELUCID合作会议、暗能量观测项目会议、第二届中国SKA(Square Kilometer Array)暑期学校、SUGAR-RUSH星系巡天国际会议等十余次会议;发表了高影响因子论文百余篇;已招收约33名天文学研究生,并于2018年开始招收天文本科生。
维尔切克量子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于2017年夏季最新成立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物理与天文学院,并得到李政道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定位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目前,维尔切克量子中心已有正教授3人,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4名,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人,芬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计划引进15名专家学者。Wilczek量子中心的目标任务是从事量子物理的前沿研究,建设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提升上海物理学科的国际显示度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