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17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杨海军 李亮 郭军)5月15日至20日,第五届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4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交大,三位“超级诺贝尔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得主共话粒子理论相关研究进展、LHC对撞机运行计划、未来高能对撞机实验远景规划等。
这是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牵头主办,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合作单位协办。LHCP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是法国巴黎六大Gregorio Bernardi教授,大会主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杨海军教授、南京大学金山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Guenakh Mitselmakher教授、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Aleandro Nisati教授。参与本次大会的部分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包括:中科院高能所前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院士(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前所长Luciano Maiani教授(狄拉克奖章获得者)、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主任Eckhard Elsen教授、美国高等研究院Nima Arkani-Hamed教授(基础物理学奖突破奖获得者)、ATLAS合作组前发言人Peter Jenni 教授(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获得者)、ATLAS合作组发言人德国Freiburg大学Karl Jakobs教授、CMS合作组发言人美国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Joel Butler教授、英国牛津大学Guy Wilkinson教授、以及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Federico Antinori 教授。参会专家学者超过470人,来自世界各地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国研究人员300余人。
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研讨会(LHCP)汇聚全球“最强大脑”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质子对撞机,坐落在瑞士日内瓦西郊瑞士和法国边境的隧道里,总长度约27公里。LHC实验主要通过高能质子-质子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早期的高温高能状态,研究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和世界万物质量的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2012年7月,集合全球最优秀科学家的研究团队就在LHC实验上发现了寻找已久的“上帝粒子”。LHC上有四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ATLAS、CMS、LHCb和ALICE。由来自80多个国家5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80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和学生参与。
本次LHCP会议为期6天,包括12个大会场,31个分会场,共有240多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全球各大实验组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粒子理论研究、探测器的升级计划和进展、LHC对撞机的运行计划、未来高能对撞机实验的长远规划和预研、以及如何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等讲座。
5月1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杨海军教授和南京大学金山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王孝群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介绍中国参与LHC实验的总体情况,包括参与单位、研究人员、对LHC实验的贡献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主任EckhardElsen教授着重介绍了CERN的研究现状、近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计划等。Roberto Losito教授介绍了大型对撞机的运行情况和未来运行计划。此外,CMS,ATLAS,LHCb和ALICE实验组分别介绍了各自近期的研究成果和亮点。
5月18日(周四)晚,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前所长Luciano Maiani教授将作关于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分享,从最初设想、预研、设计、建造、运行、数据分析到最终发现“上帝粒子”二十余年的传奇发展历程。同时,Dimitri Denisov教授将介绍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大型对撞机Tevatron的传奇故事,希望以史为鉴,为将来大型高能对撞机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希格斯粒子发现后高能物理研究的未来何去何从?大会邀请七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成立专家组,包括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前所长Luciano Maiani教授(狄拉克奖章获得者)、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EckhardElsen教授、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美国高等研究院的NimaArkani-Hamed教授、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研究主任Joseph Lykken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的Charles Young研究员、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KEK的副主任Yasuhiro Okada教授。讨论会由娄辛丑教授主持,探讨未来大型高能量对撞机的各种可能方案,包括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紧凑型直线对撞机CLIC、未来环形对撞机FCC、超大型强子对撞机VLHC,以及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等,深入研讨各种方案的科学意义、发展潜力、优缺点和可行性等,专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和积极探讨。
高能物理发展为中国前沿科学带来战略机遇
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吸引了近万名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聚集在CERN,而欧洲核子中心也一举成为了美国费米实验室之后的全世界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中心。人们现在已经在考虑大型强子对撞机之后的未来大加速器和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计划。目前,世界上主要可选方案有日本的国际直线对撞机(ILC)、欧洲的未来环形对撞机(FCC)以及中国主导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后续的超级质子对撞机(CEPC/SPPC)等。中国提出的下一代粒子对撞机方案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将为中国粒子物理学研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中国前沿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建成后将有助于吸引顶尖科学家以及海内外高水平人才来到中国,打造多个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平台,形成能与发达国家比肩的大型研究中心,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上海交通大学在2009年成立了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2012年组建了对撞机实验团队,正式加入LHC的ATLAS实验组。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通过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增加国际合作交流的同时重点培养本国的骨干研究力量。研究所在对撞机实验、暗物质直接探测、中微子实验、粒子与核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基础物理领域长期规划的标志性事件,既是国家与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的有力举措,也是把上海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更是上海交通大学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
来源:央广网 2017.05.17
原文:第五届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相关媒体报道
[上观新闻] 中国“上帝粒子”工厂有望十年后建成,成为世界前沿研究中心[图]
[上海热线]全球最强大脑齐聚交大 共话高能物理研究前沿[图]
[扬子晚报网]全球“最强大脑”上海聚首 括三位“超级诺贝尔奖”得主